發布時間:2022-03-30 02:55:33 | 來源:河北盛德 | 【大 中 小】 | 分享: |
一、井點設備的選擇:
1、井點管:用直徑48mm的鋼管,長5.4m,下端裝1.2m長的濾管。
2、連接管:用內徑48mm的透明塑料管與集水總管連接。
3、集水總管:用直徑75mm的鋼管分節連接,每節長4.0m。每隔0.8——1.2m設一個連接井點管的接頭。
4、選用4臺真空泵。
5、沖孔設備:選用高壓式離心泵。
二、施工工藝:
1、確定井點的布置形狀:考慮到工程位置緊鄰黃浦江,地下水源較豐富,經計算決定采用“L”形的環狀井點,再分別在3軸處加設一排橫向井點,D軸處加設一排縱向井點,以加快井點降水的速度。為確保土方開挖時水位上升的速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另外在圍護樁外、靠黃浦江邊加設一排井點。
2、按確定的井點布置形狀,放出基線用挖掘機開挖溝槽。
3、用沖孔設備沖井點管孔。
4、埋設井點管,回填粗砂濾層。
5、敷設集水總管。
6、連接抽水設備,進行試抽。
7、檢查是否有死管
8、用機械拔除井點管。
三、施工技術措施及質量保證措施
1、由于施工現場地表均為老房基等硬性地坪,所以在沖水管沖井點孔之前,必須由挖掘機先行開挖埋設井點管的溝槽,挖土深度以挖至地表下老土層為準。
2、為確保場地內的大氣降水不回灌到地表以下,在開始井點降水施工前,合理安排好場內地表水的排水溝槽。
3、沖孔時,沖孔孔徑不得大于300mm,沖孔深度按施工方案比濾管低0.5m,且垂直水平管,井點管管距為1——1.2m,沖孔沖到底標高后,再將沖水管上提1.0m,再沖一遍后成孔(擴大井點濾層用)。
4、井點降水設備進場,在埋設井點管之前,必須逐根檢查井點管及集水總管,發現損壞,立即更換,保證濾網完整無缺。井點管埋設之前,用布頭或麻絲塞住管口,以免埋設時雜物掉入管內。
5、井孔沖成后,應立即拔出沖管,插入井點管,并在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砂濾層,以防孔壁塌土。砂宜用粗砂。
6、每根井點管埋設后,應及時檢驗滲水性能。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砂濾料時,管口應有泥漿水冒出,或向管內灌水時,能很快下滲方為合格。
7、布設集水總管之前,必須對集水總管進行清洗,并對其它部件進行檢查清洗。井點管與集水總管之間用橡膠軟管連接,確保其密閉性。
8、井點系統安裝完畢后,必須及時試抽,并全面檢查管路接頭質量、井點出水狀況和抽水機械運轉情況等,如發現漏氣和死井,應立即處理。每套機組所能帶動的集水管總長度必須嚴格按機組功率及試抽后確定。
9、試抽合格后,井點孔口到地面下1.0m的深度范圍內,用粘性土填塞嚴密,以防漏氣。
10、開始抽水后一般不應停抽,時抽時止,濾網易堵塞,也易抽出土粒,并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開裂。正常排水應是細水長流,出水澄清。
11、為確保水位降至設計標高,在每一棟樓中間均設一個水位監測孔,派人24小時值班監測水位,發現情況及時上報。
12、井點降水施工隊應派員24小時值班,定時觀測流量及水位降低情況并做好《輕型井點降水記錄》,同時施工人員在井點施工時,亦應做好《井點施工記錄》。
13、質量通病的防治:
通病及現象 | 原因分析 | 預防措施 |
井點抽水時在周圍地面出現沉降開裂及位移 | 含水層疏干后,土體產生密實效應,土層壓縮,地面下沉。 | 限制基坑周圍堆放材料,機械設備量,且不宜集中。 |
降水速度過慢或無效,坑內水位無明顯下降或不下降。 [size=12.0000pt] |
表層土滲水性較強,抽出的水又迅速返回井內。 | 做好地表排水系統,防止雨水倒灌,井點抽水就近排入下水道中。 |
圍護樁施工質量差,不能起止水作用。 | 找出漏水部位,用高壓密注漿修補。 | |
進水管、濾網堵塞或泵發生機械故障等。 | 抽水前檢驗水泵,正式抽水前進行試抽。 |